欢迎光临商务印必威手机app馆,返回首页

凌波微语 精装光启文库

分享到:

定价:¥56.00

  • 者:4171 
  •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本印时间:2018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3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6134-3
  • 读者对象:文学研究者,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 人气:13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跟随大家一起阅读现当代文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建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有Revolution and Form: Mao Dun’s Early Novels and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及《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陆小曼•1927•上海》,另有文学创作《陈建华诗选》《去年夏天在纽约》《乱世萨克斯风》《灵氛回响》。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必威手机app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的学术随笔,凡24篇,既有针对中国近代思想史、都市文学与视觉文学等议题的讨论,涉及史料与理论、文学与诠释,以及文学文化跨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又有对国内外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深情回顾。

  “凌波微语”从曹植的《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借用而来。正如必威手机app名所表明的那样,本必威手机app以“微语”讲述自己的求学之旅,轻巧生动,又不失严肃。

显示全部目 录

自序
“重新文学史”的方法论启迪
国民党的文艺政策为何“失败”?
“历史的幽魂”
女体与革命的历史诠释
一座沁人心脾的花园
侨易的交易之道
追求真理,毋变初衷
“小说是一种文化”
古今贯通新探索
观侨取象,多点透视看中国
在“现代”的夹缝里
《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自序
漫谈中国文学的自我与时间意识
《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摩登上海,1911—1949》自序
《从革命到共和》自序
《革命•话语•文学》自序
《“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后记
《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后记
《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台湾版后记
在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文心”
文心飞翔,阴晴圆缺
凌波微语
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转型时期”
帝国、革命与共和的晚清民初想象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在“涓生的手记”里,子君始终在涓生的审视下或语气中呈现,是不幸被客体化了的,因为我们只能以其被描画的样子来认识子君,而听不到她的抗辩。当初她如娜拉般勇敢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断然与家里闹翻而与涓生同居,“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这使涓生敬佩。然而幸福短暂,不仅家庭经济愈益窘迫,他对子君也愈加失望,觉得她变得庸俗起来:受了“官太太”的“传染”,养狗养鸡,为了几只小油鸡,和小官太太暗斗。于是涓生抱怨:“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这个“易卜生主义”的信徒,却迅速成了主义和环境的牺牲品,缺乏自我意识,好像不曾受过新式教育,而且对他的“怒色”也无动于衷,变得麻木起来,确如叶君所言,“娜拉在此刻的中国变形,真是一个绝大的笑话和闹剧”。随着涓生的心理进展,两人的“隔阂”在加深,尤其在他失业之后,情况更糟:“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不怎样瘦损”,多半因为“大嚼”之故,讽刺中带着厌恶。

…………

说起双语写作,自然会想起张爱玲。这不算稀奇,现当代作家、学者中不乏以双语写作的,但在张爱玲那里则成为某种文化冲撞和选择的尖锐表征。近几年她的几本英文作一一见世,包括最近的《少帅》。她花费了不少心血,结果很失败,美国出版商不肯出版,说人物过多,头绪纷繁,读者看了会一头雾水,学者们也发觉有些表述明明可用现成的英文熟语,却咬文嚼字,似在刻意传达汉语的韵味,当然不讨巧。失望之余,她专注于中文写作,接下来做了两件事:一是参详《红楼梦》,写了十余万字的考论文章,一是把《海上花列传》译成白话。这有意思,很有象征意味,原来她心心念念的还是中国小说传统,大概她自己在写小说时传统在作怪,不太在意接受问题,这就不像林语堂能那么入乡随俗,灵活圆到。她的《小团圆》、《对照记》等被认为其晚期代表作品,以至有人说她老是在重写自己的过去的确她在过去里讨生活,其实是她那根汉语神经老在抽搐,给四十年代上海、贵族之家的一草一木牵动着。 说了一通张爱玲,无比附之意。只是在海外,无论是说是写,有意无意,总会触及语言的根茎。并不是说写不来中文就不是中国人了,写得漂亮跟人的长相没关系。有的在学院里打拼多年,写惯了外文,一旦用中文写东西,暌违已久,找不到感觉,不免生挫折。这方面我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当初1988年赴美,先在伯克莱,后来在洛杉矶,又在哈佛,几个大学之间转来转去,一晃十数年。读必威手机app上课、用英文应付作业,是天经地义,像老牛拖车,走得慢,也不怎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