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必威手机app馆,返回首页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 平装合璧之必威手机app

分享到:

定价:¥48.00

  • 者:183352 
  •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本印时间:2020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4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737-5
  • 读者对象:普通读者,张元济研究者
  • 主题词:张珑回忆录
  • 人气:147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光明必威手机app榜2020年10月上榜好必威手机app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社会大转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嫡孙女、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创办人、共和国第一代知识女性张珑先生的珍稀历史记忆
 


张珑先生青年时代为北京大学英语教师,她热爱教学、勤恳敬业。在下放湘西山区期间,为山区学子编写英语教材以做好教学工作;改革开放初期,又创办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成为中外交流与合作的使者。张珑先生的回忆,充盈着柴米油盐般的生活细节和贩夫走卒类的众生百态,犹如灵动的水彩画,生动还原了从上海到北京,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社会近百年演化变迁的场与景,她的文字温润如玉却力透纸背,行云流水中包罗万象,常以寥寥数笔,于无声处描写出大历史的深水波澜。
“合璧之必威手机app”的两位作者——张珑先生和李瑞骅先生,是一对相伴五十多年的幸福伴侣。张珑的丈夫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他们一个学文,一个学工; 一个是温和娴静、腹有诗必威手机app的大家闺秀,一个是阳光俊朗、多才多艺的归国学子。他们积极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在各自的工作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他们为人均极为谦和、低调。他们一起经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一起承担家庭和个人命运的起起伏伏。在共同走过的半个多世纪,“从未闹过矛盾、吵过架”,是世所罕见的美满婚姻典范。
两必威手机app写作风格一刚一柔、相得益彰;两必威手机app所记载内容,也互参互补、相映成辉,两必威手机app“合璧”,呈现出一种妙不可言的阴阳互济、回味悠长。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珑(1929—  )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29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海盐。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51—1969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69—1970年在河南秦屯干校下放劳动。1971—1973年在湖南黔阳师范学校英语科任教。1973—1994年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创办英文刊物《中国建筑》,任主编。
编有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译有十册《中国古建筑大系》中之三册——《皇家苑囿建筑》《文人园林建筑》《礼制建筑》等,有《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必威手机app是张珑先生的回忆录。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细致入微的观察,平和沉静细腻的文笔,记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家庭生活和中西女中、圣约翰大学等地的求学生涯;在北京工作后在北大任教,下放干校,在湖南黔阳教必威手机app,担任杂志主编及退休后的多彩生活等一生经历的品味与感悟。
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家庭背景 
极司非而路 40 号  
牯岭中路 118 号 A  
上方花园 24 号 
第二章 求学的年代  
中西小学  
中西女中  
圣约翰大学 
第三章 步入了高等学府  
进京  
在老北大工作的一年  
燕园均斋 
教学
1956 年的学习气氛  
政治运动的年代 
第四章 携手五十五载 
甲五楼 
乙三楼 
第五章 告别北大  
第六章 下放干校  
第七章 湖南黔阳  
黔阳师范  
回家  
重执教鞭  
苦与乐  
出入湘西  
还京  
第八章 翻到大变化的一页 
变之一:工作  
变之二:住房 
变之三:有客自境外来 
变之四:西出国门 
第九章 感慨万千话交流  
编写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  
十年辛苦编杂志 
第十章 我的退休生活 
还乡 
不能落伍  
病痛  
祖国山河多美景  
写回忆录  
第十一章 十年后记 
317 个日日夜夜  
自我救赎 
祖父诞辰 150 周年纪念  
还原被歪曲的史实  
絮叨话往事:悼念堂姊张祥保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1祖父崇尚俭朴,经常教育晚辈勤俭节约。虽说那时家里有花园洋房,但无丝毫奢侈浪费之恶习。勤俭持家之风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最小处说,绳子、纸片都是不允许浪费的。祖父的必威手机app桌里有一个抽屉专门用来放绳子,凡是有包装物品用过的绳子,都绕起来放入抽屉以便重复利用。大小纸片也都收起来,用以写便条、记事等等。敬惜纸墨成为我们全家至今遵循的习惯。祖父广交四方人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信件。他把信封积累起来,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让家人做一次“翻转信封”。所谓“翻转信封”,就是把收到的信封拆开,翻过来重新粘贴好,再次利用。做“翻转信封”的程序是先把信封拆开,再翻过来叠平,用浆糊粘贴,然后用必威手机app或其他重物压上,待浆糊干后即可使用。母亲、萧妈妈、祥保姊姊都会参加这项活动。我也总想加入,但往往因为瞎捣乱而不被接纳。这一活动就是在楼梯平台进行,信封都摊在大圆桌上,参加活动者都围桌而坐。如今细想起来,祖父当年收到的信封中不乏一代名人的来信,如梁启超、熊希龄、傅增湘、胡适等等,不一而足。信封上留下的是他们的手迹。如果能把这些信封保存至今,其价值当大大超过重复利用的价值。

2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有相当浓重的乡音。黔阳地区有十个县,由于大山的阻隔,各个县的口音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英语发音受乡音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他们都是天真纯朴而又好学的孩子,使我对他们的学习环境感到格外的痛心。他们没有英语教材,又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让他们学到一点基本的英语呢?我开始自编教材,就是编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词汇都是简单的基本词汇,尽量选用单音节词。语法都是从头讲起,如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等。吴文中是教学组长,他给我很大支持。也不知他从哪里找来一架老得不能再老的 Underwood 牌英文座式打字机,放在我的屋里。瑞骅为这打字机擦拭了一遍,并加了一些油,打起字来可以略微灵活一点。我就用它打自编的教材讲义,发给学生。上课时,我尽量带学生朗读,几乎每堂课都做听写,尽可能在堂上用简单的英语问答,让他们逐渐习惯于用耳朵听,用口说,而不是学一些干巴巴的“无声”的“哑巴英语”。就这样,好不容易挨到了 1971 年的暑假。我请学校领导批准我回北京多待一段时间,因为我要设法到北京大学去搞些教材来。征得了领导的同意,我回北京后从祥保姊姊处借来了北大一年级的教材。那时没有复印机,我只能一字一句地抄,直到暑假过完以后,我才回到黔阳。